𝐁𝐀𝐍𝐙行知课堂 | 走进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博览世界,拓宽视野
从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
近日,BANZ文化研学日带领学子走进全球唯一获得国际展览局(BIE)官方认证的世博会主题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透过珍贵藏品、多媒体交互与任务驱动式探索,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让学子在文化研学中感受科技、艺术与文化的交融魅力。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以传承世博遗产、发扬世博精神、保存世博精髓为宗旨,全面综合地展陈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介绍了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发展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举办情况。
从水晶宫到东方之冠,从蒸汽机到人工智能,世博会始终是人类对未来想象的集中呈现。在这里,学生不仅看到技术的演进,更理解设计如何连接不同文化、创新如何回应人类共同挑战。
通过展览与多媒体互动的方式,博物馆全面呈现历届世博会的珍贵藏品与文化成果,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展示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世博氛围。同学们可以在参观中感受世界博览会在推动设计、科技与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BANZ学子在此沉浸式感受历届世博会的设计、科技与文化魅力,以研学任务驱动探索,以分享交流深化思考。
沉浸式探索,在展品中读懂人类文明
世博藏品是反映上海世博会这一国际盛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典型物证,是见证成功、留住精彩、延续难忘的载体。
走进博物馆展厅,仿佛穿越时空,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价值,吸引着学子们驻足观察。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以物为证,呈现古希腊各个时期的社会与文化风貌,用希腊人的故事展现古希腊文明的智慧与光芒,让同学们足不出沪就能感受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而归,系统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波澜壮阔的20年。
常设展览馆以多元视角和丰富展品,通过不同主题,纵览世博历史脉络,系统展现人类文明进程中科技创新的突破性成就、城市发展的智慧演变、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鉴,以及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探索。这些特色展陈不仅构建了跨越时空的对话空间,更引领学子们深入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研学是课堂的延伸,是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未来,我们还将带领英澳美学子走进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场景,让他们在行走中拓宽视野,在体验中收获灵感,成长为有国际视野、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学子。
让我们继续同行,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