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田家炳中学国际部

2025年上海田家炳中学秋季高二学农活动

  躬行田野间 志在天地宽——2025年上海田家炳中学秋季高二学农活动

  金秋送爽,稻浪翻滚,田中的高二学子们暂别书卷,奔赴一场与泥土的浪漫约会。在广袤田野间,他们将亲手播种,弯腰耕耘,用汗水浇灌成长,用脚步丈量大地。这是一次身心的洗礼,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与责任的深刻课堂。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田野课堂”,见证少年们在泥土芬芳中的蜕变与成长!

  在秋天的金色阳光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主席台上,学生代表与侯老师发表了演讲,基地秉承“创新,实践,梦想”的理念,希望在本次学农活动中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体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开营仪式落下帷幕。

  从营地纪律到安全须知,教官用生动案例讲解“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边界”。同学们认真记录,将“尊重自然、敬畏劳动”刻入心间。

  午后,阳光渐盛,我们戴上厚实的劳保手套,正式开启了拔草劳动。原以为戴了手套会轻松许多,可杂草的根系已在土壤里盘根错节,紧紧抓住大地。我蹲在田垄间,双手攥紧草茎,身体向后倾斜发力,手套与草叶摩擦的沙沙作响,手臂很快就酸麻不已。身边的同学互相配合,欢声笑语冲淡了劳作的疲惫。

  陆游在诗里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当我们真正踏在泥土中,真正用手亲吻土壤,播撒种子,灌溉农田,我们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曾经学过的知识,并无意中付诸实践。

  拔草,尘土沾满裤脚,弯下腰,指尖触到那些野蛮生长的杂草,它们根系发达,紧紧咬着泥土,一拽,带起潮湿的土腥味。用力时,能听见根须脱离土壤时细微的断裂声,像大地轻轻呼出一口气:拔出的杂草在田埂上堆成小山,散发着淡淡的青草味。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农事知识,更是对生活最朴素的敬意。

  我们轮流体验了用铁锹挖土,阳光晒在背上,举锄头的同学头上析出了细密的汗珠,锄头一下下挥高又落下,尘土随风扬起,地上一个土堆和深坑。

  相比昨天,今天每个人都把工具挥向农田,铁锹,铲子......都讲撸起袖子加油干,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力,经历了上下午的四次开垦,犹如天堑变通途一般,一片片平坦的田地出现了壕沟,出现了土峰交替的田垄,如此多的同袍在这片土地上耕作,我的脑海浮现了什么呢?工农不分家呀,新中国铁路工人的精神也在如今的农业上毫无保留地传承。

  起垄时,我们按照教官规划的间距,将泥土规整堆成一条整齐的土垄,像给田地梳起了整齐的发髻。我埋起了细小的菜籽,均匀地洒在垄沟里,指尖轻覆薄土。最后浇水时,水流顺着垄沟缓缓浸入,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

  午后的阳光褪去了灼热,带着微凉的风,我们踏着田垄走进菜园,扛起沉甸甸的锄头,我学着教练弯腰弓背,将锄头尖对准杂草根部用力一锄,泥土翻起层层波浪,起初力道不稳,锄头要么浅刨地皮,要么深陷泥中,几番尝试才找到窍门,杂草被连根拔起,累得我胳膊发酸,后背也浸出薄汗。夕阳西斜时,我们要给刚播下的种子浇水。我们提着装满清水的桶,对着整齐的田垄缓缓倾倒,水流顺着泥土缝隙慢慢渗透。湿润的泥土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看着水珠在土面上滚动,仿佛能听见种子吸水膨胀的细微声响,心里满是期待。

  缘分是件奇妙的事物,下楼前我的室友们就已在寝室里探讨起流程,来到灶台前,同学们早已摩拳擦掌,结果在生火时就出了差错,木柴和干草一根一根地添进炉子,却不见火苗舞动,教官和同学们忙活了半天才让烹饪开始。两位平时对烹饪交流颇多的同学掌勺,一边摆动着手上的厨具,一边讨论着。火腿、青菜、米饭、调味料一味又一味地加入锅中,终于在一番忙活之后,锅盖盖上了。

  秋风为笔,田野作笺。愿这段学农时光化作青春诗行,在岁月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以汗水为墨,继续书写生命的丰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