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11年级学生荣获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银奖!热烈祝贺
我校11年级国际部高子沐同学荣获
第十五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
生物领域全球银奖
成为该比赛自2019年以来
湖北省中学生中获奖第一人
什么是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丘成桐科学奖,素有“中国青年诺贝尔奖”之称,由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与陈东升先生于2008年联合发起。
今年8月,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入选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是44个项目中唯一以“科学奖”命名的竞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全球都有着极高的学术影响力与含金量,超过半数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
本届竞赛自今年4月启动,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美澳等国家1660余支队伍,以提交英文论文形式参赛。
10月-11月,经过初筛、函评、桌评、半决赛面试4轮评比,共有83支参赛队伍参加全球总决赛,以论文答辩形式角逐60个奖项。
三牛学子首次参赛即获奖
这是高子沐同学第一次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也是三牛学子首次参加。
他人看来,报名参加该比赛是勇气的象征和能力的彰显,但对高子沐同学来说,却是另一层含义。
“我就想尝试一下,看看我在备赛中对科研展现的热情,也好确定我将来的道路。”
区别于普通科学竞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更加倡导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对科研充满兴趣的高子沐同学,曾在去年与同学组队,研究用人造蛋白制成鲎试剂替代品,从而实现细菌简易检测,最终该项目获得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金奖。
今年,高子沐同学单枪匹马上阵,直面更具挑战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年初就开始阅读文献、了解相关各种方向了,三月份立项,九月份正式提交了第一稿完整论文。”
这次比赛,高子沐同学从个人生活观察和亲身经历出发,将研究课题锁定在「如何缓解运动过程中脚踝扭伤的现象」上。
谈起立项原因,他分享了自己打篮球的经历——
“初一入校的第二年,我就加入了校篮球队,也正是从那时起,平均每学年我都会遭遇一次脚踝伤病,身边不少朋友也都有过。”
脚踝扭伤不仅带来健康和时间损失,有脚踝扭伤病史的人更容易复发,这使他萌生出设计一款可以预防脚踝扭伤的装备的想法。
历时半年时间,他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反复实验,最终完成了长达17页的英文论文。
同时也制作出由感受器、微型计算机、蓝牙模块和肌肉刺激器组成的可穿戴式预防踝关节扭伤的动态脚踝支架原型机。
设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感受器:采集脚踝动态数据,据此训练可预测动作风险级别的机器学习模型
计算单元:根据模型结果,对传入的脚踝数据进行分级,高风险数据组将激活效应器
效应器:通过刺激腓骨肌收缩,使得脚踝扭伤得以减缓
从确定研究方向到完成论文并产生成果,这期间也并非一帆风顺。
“除了对肌肉电刺激有些了解,很多都是全新的领域,特别是机器学习的知识点。”
他开始在B站查找视频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在文献中总结常被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最后在CSDN等网站找到了直接引用库的方法。
“真正训练出结果的时候,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
参加比赛的过程,也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
决赛前夕,高子沐同学和生物外教Joseph进行了一场模拟答辩。
“他提出一些我自认为已经阐述清楚,但其实不够详细的概念。”
决赛当天,模拟答辩发挥功效——评委的提问都在高子沐同学的预判之中,过程无比顺利。
“甚至在最后,还空出1、2分钟没有老师继续问问题。”
事实证明,不要多想,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就足够了。
比赛结束后,我们和高子沐同学不仅聊了关于项目本身和比赛过程,也聊了聊有关参赛心得、科研探索、理科学习和更具体的参赛经验分享。
如果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或学生,对理科学习或者科创类竞赛感兴趣,不妨继续往后读一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高子沐:
“我一开始参赛的时候,是极不自信的。全球要交出那么多篇论文,我有什么出众的地方,才会让评委选择我呢?
进入半决赛和决赛之后,看到参赛选手都来自一些老牌名校,还看到全美排名TOP5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高中,我就更犯怵了。
但事实证明,我们来自哪里、被哪个老师指导并不在评奖标准中。
只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通过科研的手段证明一个概念或解决一个问题,所有人都一样有资格。
特别是在答辩中,要向评委展现出对项目的充分了解、以及对项目未来的积极展望,我们所展现的态度才是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