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诺美学校

诺美公益 | NAIS蒲公英行动社团:以一场电影,为流动儿童播下希望的种子

  诺美公益 | NAIS蒲公英行动社团:以一场电影,为流动儿童播下希望的种子

  这个暑假,当校园暂归宁静,我校“蒲公英行动:教育公平研究与公益赋能社团”(以下简称“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的师生们却投入到热烈的忙碌中。他们精心制作宣传海报、对接上海“太阳花”公益组织、广泛发动宣传吸引支持,并亲手制作了充满心意的现场义卖物料——所有这一切的筹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成功举办《风起前的蒲公英》公益观影活动。

  如今秋意渐浓,新学年伊始,这次承载着温暖与希望的暑期行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其激起的涟漪仍在延续。活动不仅让更多人通过这部真挚的纪录片,将目光投向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更用实际行动给予了支持:所有购票款项及现场义卖所得均已用于助力“太阳花”的孩子们免费走进影院,并捐赠给影片的主角——北京蒲公英中学,持续滋养着教育公平的梦想。

  《风起前的蒲公英》《风起前的蒲公英》这部纪录电影以细腻平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设立的北京市蒲公英中学。影片将镜头主要聚焦于蒲公英中学的合唱团的演变和日常生活,以及合唱团冯小云、张展豪、权煜飞、王路遥四位“流动少年”。真实记录了他们在搬迁、升学、家庭流动等多重现实压力下,如何以音乐为信念,如蒲公英般顽强生长的两年历程。

  教师分享

  本次活动的发起,源于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长期对流动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我们一直关注着北京蒲公英中学的动态——这所北京唯一专为流动儿童设立的公益中学,今年暑期推出了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讲述的正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当我们看到蒲公英中学公众号发布“用一场《风起前的蒲公英》,让关注变行动”的倡议,便萌生了组织包场观影的想法。

  起初我们计划面向公众售票,既传递理念也募集善款。但由于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与上海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素有渊源,我们的核心成员几年间持续在那里担任志愿者,于是经集体讨论,决定将部分善款用于邀请“太阳花”的孩子们免费观影。太阳花与蒲公英中学一样致力于服务流动儿童,只不过它是一家社会公益组织,而这样的联动也让公益资源流动了起来。从策划到落地,同学们承担了大量实际工作:包括联系影院协调包场、面向公众推广售票、筹备现场义卖,以及调试设备保障主创交流环节的顺利进行,等等。

  这部纪录片聚焦蒲公英中学一群以声乐特长生身份学习和生活的孩子,记录他们作为“流动儿童”真实的成长片段。它让我们看到,音乐未必能直接改变命运,但被用心对待、有过热爱与勇敢追求的人,会始终内心有光。正如种子终会在风中绽放,教育公平的意义,正在于守护每一颗种子不被土地限制生长。

  本学期,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将继续推进多项计划:包括持续支持太阳花、铺路石等面向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与数学建模社团合作开展面向乡村留守儿童的素养支持;参与国际天文联合会的乡村科普项目;推进线上乡村美育支教;并利用假期组织实地探访,让同学们更深入理解流动与留守背后的真实世界,真正成为有行动力、有共情力的支持者。

  本次公益观影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我校师生共同的暖心支持。大家不仅自发承担了前期包场费用,更通过积极售票和现场义卖,汇聚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善意。本次活动所结余的款项,也将以“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的名义,全额捐赠给北京蒲公英中学与上海太阳花公益组织,持续助力流动儿童的教育成长。

  在众多支持者中,参与本次出资的诺美物理教师 Kevin Li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声:

  Kevin Li上海诺美学校物理教师我在上学期机缘巧合下,和Melody老师一起参与了一部分社团活动的指导,也因此认识了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的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社团在做的很多事,能够帮助很多乡村的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获得更宽的见识,同时也在努力平衡着社会上一些资源的分配,所以觉得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决定给这次活动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能借此机会支持我们这些孩子们去做更多的事,去帮助到更多远方的孩子们!

  活动现场Melody老师与前来支持的部分学生合影

  学生分享(部分)

  Zabdi Song上海诺美学校在读生最开始,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太阳花机构,为那里的孩子们教授乐器,从此便一直坚持这项为流动儿童成长服务的志愿者活动。在看到同样聚焦于流动儿童的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可以做包场放映活动时,我非常想做点什么。在这次公益放映中,我主要负责海报设计以及电影现场放映及映后交流活动的设备调试工作。

  之前有一次在太阳花教课,一个孩子问我是不是快要毕业离开了,她告诉我自己八年级就要回老家准备中考,恳请我教她到那个时候再走。那次对话让我真切意识到这个群体所面对的特殊处境——就像影片中所展现的,他们热爱的事物,是否真的有机会坚持下去?还是说,这些梦想最终只能成为一段短暂而珍贵的记忆?这次观影活动让我对流动儿童群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音乐教育的思考。影片中有一句话:“所有孩子都是一棵好苗子,只不过有的被栽在了黄土地里,有的栽在了红土地里。”这句话让我特别触动。我认为这类活动的意义,正是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未来我希望能够延续之前做过的困境青少年资助评估模型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从更多维度构建量化的评估体系,让支持方案更能贴合实际需求,真正为这些孩子们带来可持续的改变。

  Zabdi设计制作的海报

  Beta Chen上海诺美学校在读生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负责了公益明信片的设计,前页是自己画的画并配上电影标题与蒲公英中学的学校logo,后面放上了能在腾讯公益小红花里对流动儿童校园进行支持的二维码。

  我自己自从第一次接触到乡村支教后会每1-2年参与支教,并在小红花上每天进行运动捐步与每月月捐等活动。能时不时看到日益增长的数字有真正落实到有意义的事情上真的很有成就感!推荐大家也一起来小红花为公益出一份力。

  Beta设计制作的明信片

  Lin Pang上海诺美学校在读生最初,我是通过参与数学建模与乡村学生资助项目,开始关注到流动与留守儿童这一体两面的问题,也逐渐意识到教育公平背后的复杂性。在这次公益观影活动中,我主要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希望帮助太阳花的孩子们有机会走进影院,观看这部与他们经历相似的同龄人的故事。

  对我而言,这次活动不仅是为他们带来一次愉快的观影体验,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提供一个拓展视野的机会。未来,我希望能持续为更多城乡困境中的孩子提供支持,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作为一名艺术方向的学生,我已经计划在新学期通过线上方式,继续为乡村孩子们教授美术课程,希望用画笔和色彩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每一天都能因为收获新知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