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康桥学校

昆山康桥学校这堂为家长开设的“进阶课”,让他们get亲子沟通的密钥

  这堂为家长开设的“进阶课”,让他们get亲子沟通的密钥

  收获满满,感谢校方用心,培养带得走的能力,家长的学习成长何尝不是。沉浸式的体验,再迁移到家庭陪伴的过程中,肥沃了成长的土壤,也滋养着父母的心灵。一群人往往比一个人走得更远,许孩子一个美丽的未来,一起加油,希望学校能持续举办家长工作坊~谢谢老师们费心举办的活动,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的进阶之旅。今天最大的感悟:说不可以传染,变成指责。积极的语言也可以都变成认可、支持与鼓励。收获共赢的美好。所有人都互不相识,但在教练的带领下迅速组成三组团队,互相学习探讨、完成目标。最后的游戏感触最深,从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共赢关系,并且在合作中一次比一次默契!

  生活工作中其实真的可以放下对抗和竞争,最后真的达到共赢的状态,互相协作才能高效!有些品质是无形的不可估量、计算的,比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心灵体验,活动中让这品德得与看见!我们家长可以互相鼓励身边的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每次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了解学校越多,越能增加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更顺畅,更理解对方,对帮助孩子的学习绝对是正面的。

  这些真挚的感悟,均来自于近期参与中学部“五常心灵契约”家长工作坊的家长们。当教育从单向聆听变为双向奔赴,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便成为了家校之间最有力的沟通语言。

  中学部德育处于10月30日与11月5日,先后举办了两场《让品德“看得见”:五常心灵契约》家长工作坊,报名的家长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各个年段,不仅体现了讲座内容对家庭教育需求的契合度,更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品格养成、全方面成长的高度关注。

  让品德“看得见”

  本次工作坊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为核心,通过互动体验学习、真实成长案例观摩、传统美德现代解读,创建家庭“心灵契约”方法。

  我们希望以此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品德教育上的实践,也希望更多家长可以把这份理念、方法带回家中,与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价值契约。

  工作坊开始前,中学部德育处廖志强副校长发表致辞,他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认为这份积极参与,源于大家对孩子教育的深切关怀。廖副校长指出,每一次菁英课程都在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一目标与康桥长期秉持的教育理念始终一致。

  他希望借助此次工作坊,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康桥菁英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并期待大家将所学所感,切实运用到日常与孩子的互动与教育之中。

  一堂从体验到共识的课程

  工作坊中,家长们分为3个小组,以“体验式学习”贯穿始终,在中学部德育处李冠皇主任及引导员的带领下,家长们共同感受体验式教育的魅力。

  破冰环节“快捷兔”游戏迅速点燃了各小组的热情。组员们自行设计动作标准,模仿出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几轮互动下来,彼此之间的默契逐渐提升。随后挑战升级——家长们需要为“Be Here”与“Care for Self & Others”设计更具体的肢体动作,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的协作表达。

  随后家长们围绕“Be Here”与“Care for Self & Others”展开小组讨论,共同为其赋予明确的定义和可执行的行动准则,并通过集体交流达成清晰共识。不少家长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快捷兔”环节的团队协作中已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小问题。

  在“投其所爱”团队策略游戏中,三个小组的家长们分别制定了投球与传球策略,但首轮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为实现整体效率最大化,三个小组转而共同商讨、统一策略,最终实现共赢。

  活动后大家围成一圈,诸多家长主动分享游戏中的所想所获,他们从子女的教育、团队的合作、看待问题的方式等等,多角度地反馈出在活动所看见的品德。李冠皇主任以刚结束的G9西游记菁英课程为例子,向家长们阐释了菁英课程的设计精髓,以及融入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教育理念,分享了如何借助这些引导工具,带领孩子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真正培养带得走的能力。

  通过体验再看影片,孩子们有感而发的每一句话,正是“五常”品德最好的体现。家长们也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菁英课程不仅是简单的研学,更是在不同关卡的实践中,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共育的交响。家长们通过切身的合作、讨论与反思,深刻理解了学校教育的匠心所在。正如李冠皇主任所分享的,将品德教育融入到“西游记”菁英课程中,其最终目的,便是希望孩子们能将这份收获带入日常,成为真正带得走的能力。而这份“带入”,更少不了家校之间持续的同频共振。

  未来,我们期待与每一位家长继续携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上,共同谱写动人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