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汇贤学校

在汇贤,与千年文脉相逢——国学师资班八期首月研修记

  在汇贤,与千年文脉相逢——国学师资班八期首月研修记

  四月的北京,垂柳蘸墨,檐角风铃与琅琅书声相和。一群“特殊”的学生穿过汇贤校园—他们中有执鞭多年的教师、运筹商海的企业家、悬壶济世的医者,而今暂别各自的身份,共赴一场为期三个月的传统文化修学之旅。在这里,《大学》的明德之光、《中庸》的致和之道、《弟子规》的伦常之礼,与六艺风雅交织,酿成一瓮思想的春醪,而此刻,春醪初熟,我们愿与君共品。

  ▎《国学概论》——苏兴老师由苏兴校长亲自任教,从纵横方向上系统指导国学是什么,为我们勾勒出国学的脉络——何为国学?如何与千年智慧链接?又该以怎样的姿态接续文脉?他的讲授,如拨云见日,让混沌者见其清,让徘徊者得其径。

  ▎《大学》《中庸》——车凤老师“作新民”何为?“中庸”又作何解?车凤老师以温润之言,带我们步步深入——修身齐家,绝非空谈;致中和,恰是人生至境。听罢方知,原来“中庸”不是平庸,而是“恰到好处”的生命艺术。

  ▎《论语》——广润老师“读《论语》,不是学孔子,而是学做人。”广润老师一身磊落,时而带我们穿越春秋,与夫子对坐;时而引我们回归现实,以经典照见当下。那些跨越两千年的智慧,在他口中,字字如叩心门。

  ▎《弟子规》——牛建华老师“伦常之礼,不在约束,而在唤醒。”牛老师以生活为课堂,启迪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孝悌忠信。原来,《弟子规》不是教条,而是生命能量的焕发之道。

  ▎《中国简史》——张敏老师五千年历史风云,在张敏院长的讲述中,不再是枯燥的年表,而是一幅生动的民族精神演绎长卷。政治、经济、文化,层层剖析;兴衰得失,皆成镜鉴。读史至此,方知何谓“经史合参”。

  ▍《易经与中医》——谢一源老师“换个视角,世界大不相同。”谢老师以数年实修之功,带我们窥见天人相应的奥妙。原来,《易经》不是玄学,而是生命规律的密码本。

  ▍《古琴》——尹文老师“弦上有山河,指下见性情。”抚琴一曲,方知何谓“中正平和”。尹文老师教我们以琴养心,在七弦之间,寻回久违的静定。

  ▍《太极》——蒋松老师“慢,是为了更快。”蒋松老师的一招一式,皆在诠释“中正”二字。原来,太极不仅是拳法,更是身心的归位之道。

  ▍《茶课》——杨慧老师“和敬清寂,茶中有天地。”杨慧老师以茶为媒,让我们在杯盏之间,照见自己。原来,喝茶不是解渴,而是修心。

  ▍《书法》——康志松老师“意在笔先,字居心后。”康博老师教我们以篆书筑基,在一笔一画中沉淀心性。提笔落墨时,方知何谓“字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