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速递|北外同文学子 EPQ 斩获三席高分!深度访谈背后的成长密码
近日,北外同文传来重磅喜讯!Teresa、周琪、刘安仁三位同学在 ASDAN EPQ 研究性学习认证中表现突出,喜获佳绩。其中,Teresa、周琪两位同学斩获 Grade A*,刘安仁同学收获 Grade A。
这份成绩不仅是同学们日夜深耕的勋章,更是英美顶尖院校眼中的稀缺特质证明:A*等级代表研究从选题到成果均达学术前沿探索水准,是牛剑、G5 等名校青睐的核心竞争力;A等级则意味着研究完整度、学术逻辑与创新思维均达优秀标准,能让升学文书脱颖而出。
在高分战绩背后,是同学们从选题构思到答辩输出的全流程成长。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完成EPQ项目的优秀学子Teresa,通过访谈,一起走进EPQ的世界,揭秘独立研究如何塑造学术能力、点亮升学之路。
一、EPQ是什么?
EPQ 绝非普通学术任务,而是英国顶尖学府高度认可的研究性学习认证项目,核心聚焦三大能力 —— 独立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学术写作素养。学生需自主选定课题,从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成果答辩,全程独立完成深度学术研究。对英美等国升学而言,EPQ 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武器。
二、Teresa 的 EPQ 之旅
选题:从 “现实困惑” 出发,找到兴趣点Teresa 的研究选题,源于她独特的生活体验:她观察到“民众对政府政策存在较多不理解”的现象。这份困惑没有停留在表面,反而让她萌生了探究“底层原因”的兴趣。“我想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新闻事件与战争案例,挖掘民众政策认知偏差的逻辑,或许能为政策制定、民生改善提供方向。”
“一开始只是好奇,后来发现研究方向能对接我的职业目标,就更有动力深入了。”Teresa 说。
方法:平衡严谨性与人文关怀确定选题后,方法选择成为关键。Teresa 最终采用 “文献分析 + 案例分析 + 经济模型” 的研究方法:先通过美国EPQ课本、AP经济学课本夯实理论基础,再结合“海湾战争”等真实案例进行分析;随后利用公开数据,通过模型对比差异,推导规律和结论。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逐渐学会客观的、更加理性的学习和分析事物。” 在经过大量研究后,Teresa发现战争是不能被简单量化和定义的。
跨学科:用哲学思辨分析问题EPQ的研究不止于单一学科,Teresa 的突破正来自跨学科知识的整合。那就是通过哲学思辨的层面来切入。她从古希腊哲学切入,思考战争中的道德边界。
这种跨学科视角,让她的分析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具备了深度与客观性,这正是顶尖院校看重的 “学术潜力”。挑战突破:在多重任务中找到节奏时间规划是Teresa在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当时她要同时推进 EPQ 研究、参与竞赛、完成论文,多重任务叠加导致进度有些失控。“一开始很焦虑,觉得怎么都做不完,后来我调整心态,借助AI工具定制时间表,错峰排布自己的任务,逐渐将每一项都完成的高效了起来。”
收获成长:自主学习能力觉醒EPQ最让Teresa受益的,是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术自信心的提升:“以前遇到问题会等老师指导,做EPQ时,从选方向到写论文,每一步都要自己主动琢磨,慢慢就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当她完整呈现研究成果时,那种能独立做好一件学术相关的事的成就感,让她对未来更有底气。Teresa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回望EPQ之旅,Teresa想给学弟学妹的学习指南很简单:“先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入手就好。也不用一开始就规划好所有,我也是逐步才慢慢把经济学知识和新闻、思考串起来,这种慢慢发现关联的感觉更有意思。还有别被焦虑绑住,与其纠结能不能做好,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三、北外同文助力学子解锁学术潜力
三位同学的高分战绩、Teresa的成长蜕变,背后离不开北外同文的升学支持模式。从校内升学指导,到学科竞赛,全方位覆盖学生需求,不仅助力学子斩获EPQ高分、冲进梦校,更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世界胸怀的全方位人才。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同文学子在EPQ的舞台上发光,用科研实力点亮升学之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