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沾手,知识入心!北外同文学子手拔花生,把生物课上成丰收宴
秋高气爽,北外同文九年级学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生物课。这堂课以特色生物教学为纽带,将预备高中生物课堂“移栽”至蟹岛实验田,让知识从课本走向田野,让学习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实验田里,同学们围拢在田间,手持花生植株仔细探寻。
从观察种子的饱满形态,到辨认叶片清晰的网状脉络,再到拆解果实追溯双子叶结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探索的乐趣。
曾经停留在课本上的“双子叶植物特征”,在指尖触碰与肉眼观察中变得立体可感,知识的理解也在直观探索中悄然深化。
当观察环节结束,“拔花生”的劳作体验随即开启。同学们挽起衣袖,弯腰扎根田间,双手紧握花生茎秆轻轻一提,一串串裹着泥土的花生便带着清香破土而出。
田间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大家互相展示收获的果实,分享拔花生的小窍门,在亲手劳作中感受农耕的独特趣味,更沉浸式体会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沉甸甸喜悦。
这场田间生物实践课,是北外同文教育理念的生动缩影。学校始终致力于打造趣味与深度兼具的特色课堂,让学生在亲近自然、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更在体验中懂得劳动的价值、感悟收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