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原北外附校双语学校)

北外同文双语学校在家就能当 “化学小达人”!这三个小实验,让趣味与知识双丰收

  在家就能当 “化学小达人”!这三个小实验,让趣味与知识双丰收

  在家也能收获实验乐趣满满?来看同学们纷纷化身小小“化学家”,动手尝试化学家庭实验,他们兴致勃勃地一头扎进化学家庭实验的奇妙世界。每一次试剂的融合、每一回现象的呈现,都像是一把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了化学知识那扇神秘而有趣的大门。

  实验一: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摇身一变,成了神奇的 “酸碱侦探”,按照实验步骤,同学们先把紫甘蓝切丝泡入热水,提取出富含花青素的 “魔法水”。接着将这份 “魔法水” 分别倒入糖水、柠檬水、苏打水等液体中。原本无色的液体瞬间换上 “彩装”:遇到酸性的白醋、柠檬水就变成鲜艳的红色,碰到碱性的苏打水、碱水就转为清新的蓝色,在中性的白开水中则保持淡雅的紫色。看着色彩的奇妙变化,大家直观感受到了酸碱反应的奥秘,原来生活里常见的紫甘蓝,藏着这么有趣的化学原理!

  实验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

  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也热闹开场。塑料瓶、气球、小苏打、白醋,简单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却能上演奇妙的化学戏码。同学们先往塑料瓶里装入适量白醋,再把小苏打粉末装进气球,小心翼翼地将气球套在瓶口后,轻轻提起气球,当小苏打粉末落入白醋中,气泡瞬间翻腾,气球也慢慢“鼓”起身子,像个吃饱的小胖子。这一现象让大家真切看到了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也记住了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更是充满探索感。在碟子中装入水,点燃蜡烛放进去,再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随着蜡烛渐渐熄灭,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玻璃杯里的水面慢慢上升,直到一定高度才停下。通过观察和思考,同学们了解到,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消耗了杯中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又易溶于水,空缺的空间就被水填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 “空气中氧气含量” 这个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

  课后作业

  实验之余,大家也没落下学习任务,纷纷拿起画笔,将实验与课堂所学手绘成手抄报。手抄报上,既有对实验步骤的清晰记录,也有对化学原理的详细解读,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凝结着认真的态度,在绘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了 “玩中学、学中固”。

  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让大家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更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实可感的体验。原来化学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公式定理,而是藏在生活里的奇妙反应,等待着我们用双手去发现,用好奇心去探索!为认真钻研、积极动手的同学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