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深圳精神,铭刻于SAIE前行的每一步
值此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深圳市博纳学校(SAIE)也停下脚步,回望一路走来,深圳精神是如何深深融入我们的故事。
我至今记得,十年前的这个时节,我在周末辅导2016届毕业生谢同学准备大学申请。他写下的一句话至今让我难忘:“成长在深圳,很难不被激励。”这种激励推动他拿下了SAIE历史上首个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路易克拉克大学(这所学院本身就是为纪念美国西部开拓者刘易斯和克拉克而创立)。此后,他又先后进入伦斯勒理工学院(我校教师何敏老师的母校)和耶鲁大学工程学院深造。他的经历正是深圳基因的体现:务实、坚韧、敢闯、向前。
自那一刻起,SAIE从未回头。正如深圳在1992年前夕所面临的生存性挑战——当时不少人怀疑经济特区能否延续——最终因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而重获新生。SAIE同样曾经历过关乎存续的时刻,但我们挺过了这些生存性挑战,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风暴,并因此更加强大。
如同深圳一样,SAIE书写了自己的蝶变史——没有动辄数十亿投入的校园,却能与它们并肩前行,凭借的是我们大胆而务实的愿景。秉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袁庚语),SAIE不是靠空洞的承诺,而是靠踏实的努力:教师坚守课堂职责,员工恪守诚信准则,整个社区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无论是在维护专业形象、守护学生福祉,还是在搭建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桥梁方面,SAIE都在每一步践行着深圳的精神。
今晚,当一万两千架无人机点亮深圳的夜空,庆祝特区45周年之时,我们也一同仰望。学生的理想、教师的奉献、家庭的信任,汇聚成一束集体的光,承载着深圳精神:勇敢、务实、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