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B课程遇上新升级 —— 同文小学教师团队的暑期专业淬炼
随着2025年上半年IB-PYP超学科主题细则(TDT)更新文件的发布,全球IB学校迎来课程升级新挑战。新细则聚焦 “人与自然平衡”“社会生态系统互联性”等前沿教育理念,要求探究课程更贴近真实世界议题。这既是对教育者专业能力的直接考验,更暗藏着重构未来学习场景的关键机遇——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中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共生关系”,正是 IB 教育对“培养全球公民”使命的最新回应。
两天淬炼,三阶段突破
同文小学教师团队于2025年6月29-30日开展专项教研,以三大行动回应革新:1解构与共识:分组研读新细则六大主题,通过“关键词标注-案例转化”将抽象表述拆解为适合小学生的探究问题,形成超学科共识清单;2对标与诊断:对照新细则三维标准(平衡/相关/未来导向),对现有超学科主题探究计划开展专项评估,梳理出强势板块与优化缺口;3重构与校准:以“纵向螺旋 + 横向融合”为原则,重组2025-2026学年探究课程框架,实现概念进阶与学科联动的双向平衡。
协作背后的教育匠心
这场高效教研背后,是同文小学IB教育内核的生动实践:·深度投入:每个探究单元至少预留“6周✖每周6课时”的超学科主题探究时间,确保概念从认知走向实践;·协同智慧:语数英等学科教师每周开展联合备课,以学生问题为锚点共建教学设计,以多元评估为纽带打破学科壁垒;·未来导向:教研不仅更新课程计划,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数字公民、科技伦理、生态可持续等全球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探究线索。
以专业回应时代命题
“让孩子在探究中看见自己与地球的联系”——这场教研已超越课程修订的范畴。它印证了IB教育的核心:唯有教育者以持续精进的专业精神、以协同共生的团队力量,才能将“培养终身学习者”的理念,转化为课堂里真实发生的认知突破与行动自觉。